再压降3000多亿!养老险公司这类业务今年要完成清理 这家已提前完工

2023-03-02 18:24:46     来源:券商中国

聚焦养老主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在压降个人短期理财业务上再下一城。


(资料图片)

券商中国记者从业界最新获悉,5家养老险公司在2022年压降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简称个养业务)规模合计达到3200亿,该类业务存量规模降至约2200亿元。相较2020年高峰时的万亿以上规模,压降已颇见成效。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养老险公司这类个人短期理财业务原则上要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清理。在2022年,多家养老险公司压降该业务比例达到一半以上,长江养老个养业务则已实现清盘,提前一年完成压降任务。个养业务的压降,也与养老险公司的转型相伴。

多家公司再压降超50%

截至目前,各养老保险公司去年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信息已出炉。这类业务名为“养老”但实际不符合养老金融产品特征,实质上类似于中短期理财型业务,封闭产品期限从30天到3年不等。监管部门2021年开始引导养老险公司聚焦养老主业,并要求压降这类“个养”业务。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大家养老这5家养老险公司2022年末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合计约2200亿元,与2021年末相比,缩减了3200亿元,一年压降幅度接近60%。

其中,国寿养老2022年末个养业务存量规模为939亿,在各家中最高,其当年压降比例约55%;平安养老存量规模降至646亿,压降幅度57%;太平养老和大家养老分别压降逾40%、16%,存量规模分别在266亿、320亿左右。

压降力度最大的是长江养老,其压降工作已到位。据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长江养老管理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已全部清盘。这意味着,该公司在2021年已压降逾千亿的基础上,2022年则一举清盘9个个人养老保障投资组合,压降完900多亿个养业务。长江养老用两年时间对逾2000亿个养业务完成压降,比监管要求的大限提早一年完成了个养业务清理。

有养老险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各家养老险公司对个养业务都在按监管要求压降,压降力度不同,应是源自不同的定位和业务规划。对个养业务压降“比较狠”的,不排除有更倾向于定位为养老资产管理机构的原因。

其他5家养老险公司中,实际开展个养业务的还有泰康养老,不过记者未能从其官网找到业务规模信息。

两年累计压降逾7000亿

总体上,上述5家养老险公司在过去两年对个养业务的压降,已经颇见成效。其于2021年合计压降个养业务4000多亿,降幅超过40%。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年时间内,5家养老险个养业务合计压降近7000多亿。

回顾2020年末时,养老险公司的个养业务处于高峰,合计在万亿以上。其中,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和长江养老较多,都在几千亿级;太平养老、大家养老也有数百亿。

据记者了解,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之所以在此前几年取得快速发展,是与当时的大资管和财富管理环境相伴,其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各类“宝宝类”产品受到欢迎之时。该类产品对客户有稳健收益,对养老险公司意味着管理费收入来源,有需求也有供给。

不过,该业务一直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自资管新规后,作为一类主打稳健固收资管业务,其面临净值化转型的压力。同时其名为“养老”但不符合养老金融产品特征,在养老金融规范发展之下也面临转型。

2021年12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要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要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

根据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平稳有序、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2022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转向“养老”特点突出的业务

银保监会2021年12月曾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产品创新。从未来发展来说,这一业务面临的长期转型,也与养老保险公司如何定位相伴。

银保监会已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同时要明确主要业务方向,推动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体现养老属性的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1年6月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始试点,首批6家寿险公司为试点公司。其以养老保障为目的,期限为终身或长期,产品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客户60岁以后可以开始领取,是“养老”专属性很强的、带有政策性的产品。自2022年3月起,其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2022年,国民养老、恒安标准养老、新华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大家养老均已获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并已上市开售。

此外,银保监会还向养老险公司“特批”了一类创新业务,即商业养老金,该业务包括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服务,可满足客户生命周期内多样化养老需求。

自2023年1月1日起,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4家养老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省(市)。

目前,多家养老险公司已见商业养老金进展。国寿养老快速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在试点开闸首日即推出5只商业养老金产品,并上线养老规划服务系统和销售支持系统,其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即全面推进商业养老金试点工作,并已成立商业养老金事业部。国民养老1月9日也在自营平台落地商业养老金业务,上线2只产品。人保养老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全力抓好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上线。

银保监会今年1月向业内下发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度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

意见稿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以服务养老主业为导向的长期绩效考核机制。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合计占比不得低于70%,上述业务的投资管理考核期限不得短于3年。

关键词:

明星

电影